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8章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&esp;&esp;“是,那便依殿下的意思。”

&esp;&esp;那知州并未再多言, 引着众人便出了驿馆。

&esp;&esp;大雪早已停了, 但城中的雪尚未清理,只街上被人扫出了一条可供马车通行的路,其他地方一眼望去都是白茫茫一片,看上去确实为这座城平添了几分酷寒之感。

&esp;&esp;距离驿馆不远处便有一处施粥的棚子,知州引着众人去了那里。王大人亲自上前领了一碗粥, 还当着众人的面尝了一口。

&esp;&esp;“粥很稠啊。”王大人意味深长地道。

&esp;&esp;“库中尚有余粮,这么冷的天总不好叫百姓喝稀粥,本官特意吩咐了他们熬得稠一些。”

&esp;&esp;王大人目光扫过排队领粥的百姓, 见他们秩序井然,既不混乱也不吵闹, 只前后的人偶尔小声交谈几句。

&esp;&esp;“知州大人说库中尚有余粮,只不知这余粮尚有多少?”

&esp;&esp;“王大人有所不知,前些日子下官筹到了一些粮食,想来……能撑不少时日。”

&esp;&esp;三皇子闻言一挑眉,“你的意思是说,豫州不缺粮?那缺什么?”

&esp;&esp;“下官也是怕陛下烦忧,这段时间才拼命筹措粮食,前几日已有折子上报了朝廷此事。没想到三殿下和诸位已经启程了……这实在是,下官深感惭愧。”

&esp;&esp;江寒之闻言有些想笑,没想到这豫州的知州还挺拿得起放得下。他为了一个季度的赋税谎报寒灾,得知皇帝派了钦差以后,竟然没有选择一意孤行,而是立刻做了补救,在钦差到来之前又上了一道折子说筹到了粮食。

&esp;&esp;虽说是亡羊补牢,但总比硬着头皮继续演要好一些。

&esp;&esp;“那你报什么寒灾啊?大过年逗着我们玩儿呢?”三皇子没好气地道。

&esp;&esp;“殿下息怒。”王大人适时开口:“豫州能自行解决此事,知州大人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筹措到粮食,这是好事啊。至少豫州百姓不必饿着肚子过冬,陛下也能放心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这豫州看来是用不上咱们喽。”成圆道。

&esp;&esp;“此番劳动各位走这么一遭,全是下官之过,待豫州民生恢复,下官定会负荆请罪。”知州说着便要朝众人行大礼。

&esp;&esp;王大人伸手一拦,“知州大人言重了,你我都是为了陛下和百姓,何过之有?”

&esp;&esp;“外头风大,殿下和诸位不如过府一叙,也好叫下官正式给诸位赔个不是。”

&esp;&esp;“城中诸事繁杂,知州大人不必顾忌咱们,自去忙公事便是。”王大人开口,算是拒绝了他的提议。

&esp;&esp;知州也不勉强,又道:“那下官从诸位回驿馆歇息吧。”

&esp;&esp;三皇子瞥了知州一眼,率先上了马车。江寒之跟在他身后,附耳朝他说了句什么,于是他又挑开车帘道:“既然城中有吃有喝,那些个门面铺子该开的便开了吧,别装模作样的耽误了百姓过年。”

&esp;&esp;三皇子这话说得直白,知州一脸尴尬,忙点头应是。

&esp;&esp;于是,半日之内,豫州城的所有铺面重新开了张。

&esp;&esp;这知州也是个机灵的,既然被拆穿了,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,并未对城中的铺面做任何要求,所以只隔了一日的功夫,豫州城便换了一副样子。

&esp;&esp;城中积雪被扫干净了,街道铺面都贴了春联挂了红灯笼,看上去颇有年味。

&esp;&esp;“这豫州城的知州不简单啊。”江寒之立在茶楼上看着城中热闹的景象,感慨道:“他为何想要逃避赋税咱们尚且不知,但这豫州城在他治下,确实挺像那么回事。”

&esp;&esp;“这哪里好了?比京城可差远了。”三皇子道。

&esp;&esp;“还记得咱们来时认识的车夫一家吗?城中铺子关了张,但他们夫妻二人都没抱怨什么,只因在此前他们都囤够了年前生活所需。你再看这些铺子,关张数日,一日便恢复了生气,秩序井然。”祁燃道。

&esp;&esp;三皇子点了点头:“这能说明什么呢?他们急着挣钱呗。”

&esp;&esp;“还记得先前在粥棚领粥的百姓吗?”江寒之提醒他。

&esp;&esp;“你是想说他们很守规矩?那还不是因为衙门里不仅给粥,还给他们铜板?”

&esp;&esp;“这不正说明这位知州大人的手段高明吗?”江寒之看向三皇子:“他演这出戏,明明可以演得更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